2025上外考研英语MTI初试备考
一、初试科目:
1、政治 (满分100,3小时)
2、翻译硕士英语 (满分100,3小时)
3、英语翻译基础 (满分150,3小时)
4、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满分150,3小时)
出题难度相当于英语专业本科大四临近毕业的水准。
能否进入上外复试取决于初试四科的考分总和+政策加分。
注:
政策加分:当过兵的、支过教的、当过村官儿的、当过农村义务教育特设岗的、到国外当过汉语教师志愿者的,3年内参加研究生考试加10分,立过二等功的推荐免试录取。能符合的考生很少,(具体可参见上外的研究生招生简章中的详细说明。)
上外考研最终的录取分数:复试成绩+初试技术分(比重是各占50%,初试、复试同等重要。
二、初试题型:
1、翻译硕士英语科目:
一篇长阅读,然后回答几个问题。比如2023年的真题给出的是2600字的阅读,How Elites Misread Public Opinion,然后回答五道问题,50分
一篇作文,写400字以内的summary, 50分
2、英语翻译基础科目:
一篇英译汉 70分
一篇汉译英 80分
3、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科目:新题型:20年和21年、22年、23年考的:名词解释、古文/古诗歌改写成白话文并写500字评论、简答论述题、缩写文章、800字命题作文。
旧题型:16年-19年都是:五个简单题(5个问题分别简答每题20分)、 一篇命题作文(800-1000字 50分)
三、上外英语口译、英语笔译考研统考报录比:
很多目标已经清晰的同学已经开始着手2025年(2024年12月份初试的)的考研备考了,今天高译的英语MTI老师给大家几点接下来1月到6月份期间两门英语科目的备考建议,希望同学们开局顺利,避免备考弯路,提高复习的效率!!
出题特点回顾
考研备考是一个巩固基础+应试准备的过程。打基础的同时,需要根据上外的考试题型有的放矢的进行训练和知识积累。
一、翻译硕士英语科目
这一门考过阅读简答题、400字以内的summary、写作以及无选项完型等题型。近几年重点考察了前三种题型。题目一般围绕一篇文章展开,篇幅短则1500+词,长则4000词左右,文章多为深度议论文。
比如,2022年的文章话题是法律当中的程序正义,文章论述短小精悍,语言精炼,非常考验大家的逻辑分析和抽象思维能力。其中的5道简答题对文本中的细节信息和论点背景都进行了深入考察,需要对文章的行文框架和逻辑思路透彻掌握。而写summary的题目就更需要站在深度理解的基础之上,理解文章叙述的来龙去脉,抓住逻辑和关键信息点,才能找到正确的总结思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文章总结题除了考察逻辑提取能力,更是写作能力的体现,我们在遣词造句和句段连接上,要避免出现逻辑断裂或者跳脱的情况。
作文方面,历年的题目都比较偏向政治,经济,哲学等类别,要求同学们平日里养成良好的深度思考和批判性思维,比如往年真题有: 宗教是否使人幸福;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古希腊哲学对西方民主制度的影响;谈谈对黑格尔哲学的看法。
从这些真题中不难看出,要想考试时言之有物,就必须在平时养成对这类话题的思考习惯,在这里推荐大家一套英文丛书Taking Sides《立场》,这套书会给我们一个全面的辩证思维训练。
阅读题备考策略:
建议外刊精读为主、泛读为辅,优质材料;
阅读问答题的难点在于如何summarize并用自己的话paraphrase,需要有针对性的练习和修改。主要考察英语基础,要有扎实的英语语法基础,还要熟悉各种地道表达,切忌中式英语。平时要实打实地准备:阅读、提炼、概括、输出等。
作文题备考策略:
建议规律性训练、段落篇章结合。
上外的作文不同于雅思托福作文,要推陈出新,掌握好“套路”的度,要有自己的思想、观点和紧密的逻辑。拿到作文题目后,先用中文列好提纲,想好你的观点,和论点,以及论据,然后再下笔。
在高译的一对一教学过程中,不同的学习阶段会采取不同的作文练习量,首先要熟悉真题作文题目和写法,然后老师出题练习。光写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修改和总结,才能不断改进作文水平。
作文题型比较“高深”或者抽象,例如宗教、数字人文学。审题一直是一大难点,首先要知道这个主题到底是什么,以及到底有哪些主流观点和争议,这和平时的知识积累有很大关系。
二、英语翻译基础科目
这一科上外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是大家备考的一个重点科目。文本以社论评论性文本为主,朴实、口语化、笼统化、灵活。
在备考的过程中,练习和复盘应该是主旋律。而且为了保证复盘的质量,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肯定不会少。建议大家每次练习的量不需要太多,以保证复盘质量为前提。而且翻译又需要经常练习保证手感,在制定学习计划时,应以少量多次,注重复盘为原则。
英译汉,整体风格偏学术论证,理解起来一般会有一定难度。以2020年的真题为例,讲的是修昔底德的历史观:
The problem for any would-be applied historian lies in converting this necessary corrective of over-confident social-scientific assertions or politicians’ simplistic assumptions---the historian’s reflex ‘actually, it’s rather more complicated than that ’--- into anything resembling the sort of practical policy advice that politicians or civil servants will ever take seriously.
本句较长,处理长难句的关键在于找准主干,该句的主干为The problem lies in converting corrective into policy advice. 即:问题在于将纠正措施转化为政策建议。以此为逻辑基础,将枝干信息依次归位即可。
最后部分的civil servants,建议处理为政府或公职人员,而不是公务员,鉴于与civil servants并列的为politicians,再结合语境可知此处想要表达的是实际从政的这一群人,与偏理论的历史学家形成对比;而公务员一词在中文语境中已经自带一种铁饭碗型职业的含义。因此综上,译为政府人员或公职人员更恰当。
The claimthat Thucydides’ account of the past is useful is often extended to historiography in general, rather than just to his specific---and idiosyncratic---approach. But widespread acceptance of Thucydides’ authority disguises the fact that his approach to the past, and to the lessons that can be drawn from it, can be understood in very different ways, with radically different implications for modern history.
对于approach一词的处理不能局限于“方法”,其本意是指a way of doing or thinking about sth。因此在不同的语境下,它可以是处理方式,思考方式,也可以是看待问题的角度或观念等等。
His narrative is driven not by abstract and inhuman laws but by the deliberations and decisions of people, and so bythe power of rhetoric, the rhetoric of power, and human susceptibility to emotion and self-delusion.
the power of rhetoric和the rhetoric of power单词构成完全一致,而由于of这个表示从属关系的介词前后成分的对调,导致power一词在两部分中的意思并不一致,前者为话术的力量,后者则为权力的话术。
汉译英,风格相对来说比较平实,不过其中也不乏一些小“陷阱”:
比如:
“虽然不能简单地把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创新高,简单解读为教师已经成为热门职业,但无论是出于哪种考量,越来越多的人报考教师资格考试,都值得肯定。”
这个句子的逻辑主干是:把A解读为B,英语中就是A can be interpreted as B,这看起来似乎毫无难度,但是问题在于,中文的A和B都是以动词短句的形式来表达的,而英文需要的是名词,相比于在句子前加上that来使句子名词化,更地道的处理方式是,找到中文中A和B的中心词,将句子的其他成分作为该中心词的修饰语,这里注意要活用介词。这样的词性转换是非常好用的英译处理方法,可以有效避免英译文中动词太多,主谓短句过多的中式英语现象。
给教师减减压,松松绑,更有利于他们轻装上阵,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教书育人之中。
“减减压,松松绑,.....轻装上阵”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型中式特色表达一定要把局部的意思放在整个语境中去理解,以整体为单位理顺语言逻辑,一般情况下会将类似“松绑、轻装”等具象化表达所承载的抽象含义提取出来,如实传达,当然若英文中有平行意象,完全可以直接取而用之,但若没有,传递抽象涵义即可。
因此这句话我们可以翻译: Creating a stress-free, no-blame work environment for teachers will be more conducive for them to engage in their work without any burden, and devote themselves to the cause of education in much better shape.
备考策略方面:
上外英语MTI应试备考一定要清楚并且尽量做到符合上外老师的价值观、翻译理念,比如:脱壳意识(比如“酸甜苦辣”形式外壳下的核心含义:艰苦的生活)、正确的翻译审美、风格一致、通顺自然(比如可以转换词性、一词多义)、重视基础、恰当的练习材料、…。
这样才更能受上外老师的喜欢,更能得到老师的青睐,才更能得高分。需要在长期的训练中自己摸索并固化下来。否则往往方向错误,多写无益。
接下来,我们来谈一谈1月-6月份的具体学习建议:
1月-6月份期间几点备考建议
1月-2月份
重点是扩充词汇量,词汇量是一切的基石,一定要把这个基石打牢打好,这里建议大家可以多看aeon网站的文章,上外的真题里面曾多次用了aeon网站的文章,上面的文章作者一般都是各大院校教授的投稿,文章深度,论理性,哲理性都和一般外刊不同,所以直接看aeon对于考上外来说肯定是很有帮助的。
3月-4月份
可以多进行精读训练,做精读时,不要以量取胜。比如,甲同学每周7天,每天做一篇精读;而乙同学呢,一周只做2篇精读,其他时间都用来复习,每篇至少复习3遍,甚至重点段落直接熟读成诵。那么,哪个同学的学习效果更好呢?当然是乙同学,如果一周之后让甲乙同学写一篇作文,甲同学可能什么新表达都想不起来也用不上,而乙同学却很可能文采飞扬,融会贯通。
因为只是看过一遍就放到一边的话,相对来说效果并不大。复习和背诵才能使语言转化成可以为你所用的东西,这也是语言和数理化最大的不同之处,不是你理解了这个原理就会做题了,而是要完整记下来,才能在需要用到这个语言表达时,直接说出来或写出来。
5月-6月份
这一阶段,大家可以逐渐加大翻译的训练。大家都知道,MTI是应用型硕士,对于翻译的理论、技巧而言,只有在翻译的实践中才能体会到其中的精妙之处。如果一上来就直接看翻译专业书上的翻译思路讲解,或者政府工作报告这种中英对照类型的材料、译文,而不是先自己做一遍再看解析,那就永远理解不到为什么这么处理的原因。
或者是自己做完一篇翻译之后,不做参考译文的对照和复盘,练过就是练过,就过掉了,那么你的翻译能力是很难有提高的。要从练习中发现难点,以求在对照参考译文时发现其精妙之处,并进行学习复盘,这样一来,这个翻译的处理思路才算是学到手了。
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拓展文学翻译能力,以防考到这种题材的。这块可以参考张培基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系列丛书,精炼其中一本就够了,重点还是以练习和复盘为主,不要贪多走量。
还有一些很优质的教材非常推荐,比如CATTI笔译的官方教材,三级和二级最好按顺序学习。教材中的讲解非常细致,而且练习也都附有译文参考和解析,是非常优质的练习材料,整体练下来可以给大家的翻译实践打下非常扎实的基础。
备考的过程中,也要不断提升语言的综合能力,坚持精读外刊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比如我们在学习独立主格时,可能会遇到这样一个例句:She stood there, her hands trembling. 她站在那里,双手颤抖着。我们就能够轻易地把握到独立主格和主句之间可以呈现出怎样的逻辑关系。英语作为习得性学科,突出的就是一个应用,只有把学到的表达都上升到语用层面,才算真正掌握了,英语思维也会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
大家在精读时,尽量保证至少复习3遍以上,并且有意识地去背诵,这些都可以作为英语写作和汉译英的原始积累。背的多了,英语的表达思维也就慢慢形成了,不然在需要英语输出的时候,还是只能艰难的用中文思维生造所谓的英语句子。
今天就先跟大家介绍到这里吧,每个人的学习状态、效率都不一样,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下面,再给大家推荐一些初试备考的参考书目,以及上外指定的复试参考书目:
备考参考书目推荐
下面为备考上外英语MTI的同学们再推荐几本比较有帮助的参考书,以及简单讲一下如何使用,希望对备考上外的同学们会有所帮助!
一、初试参考书目推荐:
上外MTI英语口译、笔译 推荐初试参考书
《中式英语之鉴》平卡姆
《灵活与变通》叶子南
《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李长栓
《美国大学英语写作》
《翻译大奖赛历届优秀译文赏析》韩素音
《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叶子南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英汉——汉英应用翻译教程》,方梦之、毛忠明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实用翻译教程》冯庆华
《美国大学英语写作》
《汉语写作学》,徐振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应用写作教程》,赵华、张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经济学人、financial Times、New York Times、Aeon和Scientific American等外刊(可以帮助扩展知识储备、积累词汇和地道的句型表达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掌握行文思路及思维方式,增强英语功底和翻译基本功。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史哲等题材上外常考,考研题源很广泛,备考要扩大选材面,扩大输入。)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科目 参考书书目推荐:
《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 2013-06-01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知识应试指南》林青松 2005-08-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中国文化读本》(中文本) 叶朗 朱良志 2008-04-01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中华成语故事大全集》水中鱼、袁钰 2010-09-01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0个应该知道的文化常识》杨谷怀、刘海月 2009-12-11 江苏人民出版社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应用文写作》夏晓鸣,复旦大学出版社
《实用写作》张耀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刘军平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
人教版初高中历史书、读者、知乎APP
中国古文、古诗歌
《高中文言文全解一本通》
汉语写作与百科这一门满分是150分,要做的就是让自己知识渊博再渊博,上外的这一科目可以说是准确地诠释了学贯中西,同时还会要你对一些国际热点问题作出你的看法,同时还要对古代中西方的各种史有所了解。这几年都考了古文/古诗歌改写白话文并写500字评论(40分),这一块的备考给大家推荐以下这本书目,某宝上很多卖的,七八块钱一本,只用这本书就可以,其所谓配套的视频课程可以不用:
古诗歌改写白话文并写500字评论题备考参考书推荐
百科这门,历史文化题往年考过,以防又考所以还是要备考,作文是高考类似的议论文,上外没有考过应用文,所以应用文简单准备一下就好防止考到。
高译每年也会有“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全年班”,对于备考上外这一科帮助会很大,通常都是从4月份上到10月份,同学们可以提前报名参加。
二、复试试参考书目推荐:
英语口译:
1.《口译教学指南》塞莱斯科维奇等著,闫素伟等译,中国出版集团中国对外翻译出版 公司;
2.《会议口译解析》Conference Interpreting Explained by Roderick Jones 上海外语教育出 版社;
3.《口译:技巧与操练》Interpretation: Techniques and Exercises by James Nolan 上海外 语教育出版社。
英语笔译:
1.《笔译训练指南》吉尔著刘和平等译,中国出版集团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法律翻译解析》Legal Translation Explained by Enrique Alcaraz& Brian Hughes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公文翻译》Translating Official Documents by Roberto Mayoral Asensio 上海外语教育 出版社。
高译教育专注上外及全国院校外语专业考研、保研辅导,专门致力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考研、夏令营推免咨询辅导和全国其他院校外语专业考研、夏令营推免咨询辅导的教育服务机构。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详细咨询高译考研辅导老师:13641868909。